我想我們從小到大都會被自家父母、身邊的長輩、問“長大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志願是什麼?”。大部分小學生的標準答案都會是寫上自己的志願是老師或者和父母一樣的職業,因為那是我們從小就可以接觸和效法的對像。當然,也會有例外,我記得我有一個小學同學在班上朗誦他的的志願是當清道夫時,老師臉上的精彩紛呈😊。
似乎“成為什麼樣的人”,一直都是我們從小時候還在探索和學習的階段一直到出了社會工作後,一直不斷在尋找和修正的一件事。如果你已經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那麼你是幸運的。但更多的人,其實都還在過程中,有些還在尋找自己的定位、有些還在打磨自己的人生、有些似乎迷失了,而有些則無所謂了。
寶寶出生時猶如白紙,但他們都是天生的模仿者和學習者。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我們的效法對象;進入學校時,你的老師、你的同學們都會是你學習的對象;少年時,我們會追隨自己的偶像;出了社會,人際關係更複雜了,你也明白叢林法則,你改變不了環境體係時,你唯一能做就是改變自己去迎合。
最近在看廖文君老師的《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裡面有一段話很值得延伸去思考:“人類的奇怪現像是期望與他人的相似程度越多越好,但願意「成為自己」的行為卻越來越少。當每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打扮、購物都像複複製時,獨特的靈魂將被掩蓋。 ”
問自己,你。 。 。真的活成了複製粘貼的人生嗎?
還是說,你。 。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你,成為了你自己,還是成為了父母、伴侶、上司等希望的你?
記得遇過一個年紀30+、外表不錯、事業也順遂的男生, 當時他來找我做個案時,一直說他希望可以找到自己,他想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更有價值的事。我記得,我問了他一個很世俗的問題,“你小時候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說,小時候父母的家教很嚴格,希望他長大成為一個有本事、有擔當的男人,他不喜歡他們為他定制的未來,但他努力的按照他們的期待成長。少年時期,他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可能和其他男孩不一樣,但那個時候他沒敢和父母或者任何人分享,他只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這種不一樣,是會給別人帶來煩惱。他說,“我努力想活成他們想要的模樣,但我的性取向讓我覺得我錯了。” 他心裡愧疚,一直到現在他都覺得辜負了父母的期待,因為這些不能說的秘密,漸漸和父母的關係也疏離,也無法投入到任何一段感情裡。
其實,他要找的自己,就是那個一直以來因為性取向不被他人甚至不被自己接受的那個“自己”,因為愧疚、因為自卑、他不自覺會迴避與任何人的依戀及親密關係。這樣的迴避性人格,讓他與父母關係淡漠,也難以進入一段親密關係,但在主觀層面他還是對依戀關係及親密關係有渴望的,渴望建立一段親密關係,但是因為害怕自己的“不一樣”不被父母所包容,所以選擇逃避和壓制住自己建立親密關係的慾望。
迴避型人格大部分原因是原生家庭及戀愛經歷導致認知產生扭曲,認知扭曲導致無法正視自我也無法正視他人,所以對自己與對別人的態度都是不太正確或者說不太客觀的。所以就算你身邊有愛你的人,你還是感受不到;明明身邊的人都很友善,你卻覺得他們在排擠你;你很優秀,但你卻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你自卑,因為你覺得不會有人喜歡真實的你。
慢慢的,你只信任你自己,認為這樣糟糕的你就是客觀世界裡那個真實的你。然而,現實生活的自己,其實就是是內在延伸出去的能量,反映著潛意識的秩序,就像一面明鏡,投射出來內在主觀世界裡真實存在的你。
學會成為自己,自己需要認同自己,和接納自己真實的你。
而你無法成為自己,因為自己並沒有認同自己,和接納自己。
我們無法成為自己,因為我們一直迎合成為別人想要的模樣。
改變,或許是你無法接受的,因為對你來說,面對真實的你,反而是一種痛苦。但改變就是這樣的,它必須伴隨痛苦,因為你要逃離自己的安全區,這需要勇氣。成長就是這樣,面對真實的自己,是你走出來的第一步。你需要的就是找一面平整的鏡子,重新照一下自己,看一下自己本來的樣子。這面鏡子可以是心理書籍,可以是靈性療愈師、心理諮詢師,可以是你的另一半,也可以是你覺得唯一信得過的朋友。
你可以通過客觀的世界重新去發現自己本來的樣子。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久,因為你需要與自己幾十年的潛意識進行抗爭,你要不停的告訴自己,我並沒有**我自己或者其他人**認為的那麼差。這些是你必須要經歷的。你需要重塑自己的勇氣,這是走出來的第一步。
那麼你要做到的第一點就是告別過去的你,從新建立你的認知。
真正的整理,不是斷捨離,也不是極簡主義, 而是一個面對自己的功課,一個看見自己的方法。藉由整理物品療愈內在、走進內心, 讓整理校准你真正想要的人生!
成為你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希望的你;知道並理解自己兩向的極端,然後用內在力量選擇要或不要,而不是被過去的情緒牽著走。
讓你成為你自己,這個人生的記錄與播放就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共勉之~
部分內容截取自《人生整理教練 -廖文君》
Comments